眼下,正是各类“小制种”花开的季节,宣化镇田畴沃野处处色彩斑斓,种植户们穿梭在花丛中,除草、防虫、去杂,该镇9097亩瓜菜制种间作和零散务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“铁杆庄稼”。
“除草、去杂是制种作物管护的关键步骤,管好了,收成也好。”种植大户陈天忠说。今年他在宣化村租种了200多亩地,种植制种萝卜,这几天正是萝卜分叉开花的关键期,他通过高台县万禾邦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“零工驿站”雇佣了10名季节工除草、去杂。
“离家近,打工方便,发的是现钱,一天能挣160元。”宣化村村民王玉秀说。她们一起打工的姐妹,都是一个村的,10年前,村民的承包地全都托管给了村集体合作社,每年除了收地租外,春种、夏管、秋收都在家门口打工,零零星星也能挣个万八千块钱。
在陈天忠相邻的制种菜心地里,黄灿灿的菜心花开得正艳,六七名务工者在技术员的指导和监督下,正一丝不苟地给菜心去杂。
宣化村村民盛付英说:“去杂虽然是轻来薄去的活,但要有责任心,挣得是辛苦钱也是良心钱,把活干踏实了,有的是钱挣。”
据宣化镇副镇长寇继锋介绍,近两年,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除做好农资供应、农机作业、农技指导等社会化服务外,还加大零工驿站的线上线下服务,根据农时农事需求,帮助企业、种植大户、家庭农场牵手闲散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务工,并建立良好的诚信务工信誉,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280多个,务工人员1700人以上,最大限度解决用工荒和务工难的矛盾。
近年来,宣化镇按照多元化、低投入、高效益的发展思路,引导农民科学、适度种植瓜菜、花卉等“小制种”作物,以此衍生壮大“门口经济”“农闲经济”,通过“祁连快手”劳务品牌的带动,千方百计拓宽就业创业渠道,村民的就业门路越走越宽,家门口的“饭碗”也越来越多,农闲富脑袋,农忙鼓口袋,靠知识、靠技能增收已成广大群众的共识。据了解,全镇每年因土地托管、零散务工可转移劳动力3500人以上,实现劳务收入4400多万元。